名地希名联
作者 | 冯益汉
(相关资料图)
名地希名联,名联助盛景,这是古今人共知的事情。2020年7月,北京正山堂画苑发起征联启事,我根据正山小种系列茶的产地,武夷山、闽江为撰联曰:
闵江水,财源涨水,江湖巨贾利赢九市;
武夷山,声望积山,夷世名茶香韵五洲。
我之联意为:江湖,五湖四海;巨贾,大茶商;九市,宫中买卖货物的场所,此指北京。夷世,太平之世;五洲,指世界。至11月6日,北京来电,报说我“中奖”。我当然喜出望外,因评委中有五位中国书协理事,会获中奖,说明我的狂草书法也入得评委法眼了。抑或是“字不足,诗来补”。我将喜讯传告文友。但“获奖”事却不见回音了。我发短信问讯,至12月4日,我收到了据说价值两千元的一盒镇山红茶,我明白了——我的获奖(只限百名)被“关系户”顶替了。司空见惯,何足道哉?我泰然处之。
我即使在未成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前的几十年,也早已热衷于撰联。在我2015 年出版的《临朐地名风景联》中,就是在千村千联之外,还撰风景联百十幅。如《老崖崮地名风景联》:
风趾低吟琴悦,马子腚涌溅千堆雪;
虎头高吼“王”威,老崖崮惊轰万壑雷。
老崖崮原村名老崖窟——村西深涧西崖壁有洞窟 ,洞窟外巨石称“马子腚”,风趾河(季节河)至此跌成瀑布,洪流冲成深潭称“龙湾”。崖窟仰耸为山,称“虎头山”是山顶显平缓,曾建有龙王庙。1615年,44岁的冯瑗(明代散曲家冯惟敏之孙)在开元兵备道任上,以明廷腐败宦掌兵权,一旦失地千古罪人。他告病辞官归里,他就在虎头山庙寓居十年。他自号谷泉老人,根据汛期的龙湾景观撰书“轰雷溅雪”,镌于峭壁上了。
2022年11月20日,我为老崖崮村常公写字,就着意按“轰雷溅雪”另撰书一副“轰雷溅雪联”:
轰雷惊涧虎 溅雪点崖松
山间水沟曰涧,虎头山为“卧虎”。瀑布浪花溅“雪”,飞溅峭崖苍松——原峭崖上确有两棵崖柏,但20年前被人夜间盗去了一棵,相隔数米的另一棵崖柏竟被气死了…….
11月22日日晨,疫情告急,我不出门不误改联。我想到:“虎”字与“龙”字才是绝对呀!“轰雷溅雪”处即称“龙湾”就可以“龙”对“虎”啊:于是,我斟酌再三改联曰:
轰雷惊涧虎 溅雪戏湾龙
是处汛期浪花飞溅“白雪”,使龙产生错觉,夏天哪有雪啊?哦!是浪花——龙被戏耍了?。不过是一出山涧水潭,哪能栖龙?就是嵩山水库上游的螭龙潭,那会有螭母(无角小龙)?即是大石水(五井石河)流至朱阳村南河道中,也形成大小龙湾……虎是现实中的动物;龙则是传说中的动物。中国人号称“龙的传人”,多一点龙的传说。儿子结婚的户主都在大门外两侧墙上贴“龙盘”“虎踞”,可见文人重龙。我因撰联句“溅雪戏湾龙”。
我为王舍村撰联:“湖光盛世蜃楼现,山色祥时仙塔腾”;写其牌坊左展巨洋湖,右依海浮山。为冶南村撰联:“前赏浮山慈寿塔,后听凤水福音琴”——其牌坊前海浮山慈寿塔;后方却是风趾河泉水鸣琴。而福音,比喻有利于公众的好消息…..撰联镌刻于牌坊,难传千古;而我的先祖瑗公所撰“轰雷溅雪”,流传何啻万年?我以此句撰联,更承家学。
冯益汉(1944一),笔名艺翰,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编剧,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