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极子按:人类只是世界树上的一根细弱的枝条,但唯其柔弱,故能劫后余生。

诸神统治着世界,和精灵、侏儒、巨人以及魔兽共享天下。至此,世间尚无人类,诸神既得不到人们的崇拜,也没有人会给他们献上祭品。


【资料图】

▲“三神王”,约1200年,斯科格教堂挂毯

有一天,奥丁、霍尼尔和洛德尔三位神明在海滩上散步,发现海浪里漂来两段枯木,一是梣木,一是榆木。奥丁向木头里吹进呼吸,木头就有了生命;霍尼尔给木头赐予了灵魂,木头就开始了思考和奔跑;洛德尔往木头里注入了血液,木头就拥有了红润的面庞,开始看、听、说。木头人穿上了衣服,还获得了姓名,从此变成真正的人类。

▲[挪]奥丁头像,12-13世纪,木刻像

挪威奥斯陆历史博物馆藏

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北欧的神明削木造人,土也罢,木也罢,东西方神话似乎都在试图说明人是属于大自然的,源于自然,归于自然。

▲挪威奥斯陆市政厅外立面浮雕

人类在北欧神话里其实是不被重视的,神明很少和人类打交道,充其量使用人类充作仆从。只有奥丁会频繁接触最优秀的人类,将他们训练成战斗英雄,等他们阵亡后将其灵魂引入瓦尔哈拉,充实他的英灵殿。当诸神的黄昏降临时,这些英灵战士会和神明并肩作战。奥丁将在战斗中指挥他们,提出建议和警告,并在最后关头背弃他们。如此看来,神话时代的人类其被摆布的命运是非常可悲的。

▲[丹]康斯坦丁·汉森《大洋神埃吉尔的海天盛宴》,1857年,布面油画,156-233 cm

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藏

此外,身为智慧神的奥丁还会在人间游荡,以便获取各种知识。旅途中他还乔装改扮,引诱后世已皈依基督教的挪威国王放弃信仰,试图让他重新敬慕远古异教的神明。

▲[爱] 詹姆斯·道尔·彭罗斯《最后一张》,1902年,布面油画

不论是在远古的神话时代,还是在中世纪的基督教时代,北欧人从未忘记自己是由树木塑造而成的。在游吟诗人口中,男人总是被比作“武器之树”或“战争之树”,女性则被比喻成“金枝”或“酒水之干”,意味着她们能够提供美食琼浆。此外,诗人们还把女性比喻成“海洋之火中最重要的白桦树”或“葡萄酒橡树”,而女武神则被称为“戴项链的树”。当史诗中的女人失去丈夫时,她会如此悲诉心中的孤寂和苦痛:

我茕茕孑立若林中梣树,

亲朋凋零如纷纷的针杉,

幸福随风飘散似叶辞枝,

温煦的秋日里惨遭折攀。

▲[瑞典]马丁·埃斯基尔·温格《布伦希尔德和齐格弗里德的女儿——亚丝拉琪》,1862年,布面油画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家博物馆藏

人渴望像树木一般坚韧、长寿、高贵,同时人也惧怕像树木那样轻易地被疾病、战火、斧斤伤害。人类只是世界树上一根细弱的枝条,但唯其柔弱,故能劫后余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