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手稿集·外文笔记》
(相关资料图)
作者: 钱锺书
《外文笔记》简介
钱锺书(1910—1998),字默存,江苏无锡人,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和作家。著有《管锥编》、《谈艺录》、《七缀集》等学术著作,小说《围城》、散文集《人·兽·鬼》等文学作品。
《钱锺书手稿集·外文笔记》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立项,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由我馆组织承担的一项标志性出版工程。本项目采用影印方式出版钱锺书先生的外文笔记手稿。这些手稿由钱先生的夫人杨绛女士妥善保存至今,其书写时间从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数量惊人。此次编辑出版的《钱锺书手稿集·外文笔记》,是其中数量最大,也是价值最可观的一部分。原稿共211本,约计35000页,共分48册。本书是他循序攻读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希腊语等七种语言的历代书籍所做的笔记,所涉题材包括哲学、语言学、文学、文学批评、文艺理论、心理学、人类学等各个领域。
此次《钱锺书手稿集·外文笔记》第一辑(全三册)的先期推出,将为全面展示钱锺书先生在外国文学及相关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成果拉开序幕
《外文笔记》源起
杨绛
许多人说,钱锺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在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锺书去世后,我找出大量笔记,经反复整理,分出三类。
第一类是外文笔记(外文包括英、法、德、意、西班牙、拉丁文)。除了极小部分是锺书用两个指头在打字机上打的,其余全是手抄。笔记上还记有书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原文的页数。他读书也不忽略学术刊物。凡是著名作家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重要论文,他读后都做笔记,并记下刊物出版的年、月、日。锺书自从摆脱了读学位的羁束,就肆意读书。英国文学,在他已有些基础。他又循序攻读法国文学,从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而二十世纪;也同样攻读德国文学、意大利文学的历代重要作品,一部一部细读,并勤勤谨谨地做笔记。这样,他又为自己打下了法、德、意大利的文学基础。以后,他就随遇而读。他的笔记,常前后互相引证参考,所以这些笔记本很难编排。而且我又不懂德文、意大利文和拉丁文。恰逢翻译《围城》的德国汉学家莫宜佳博士(Professor Dr. Monika Motsch)来北京。我就请她帮我编排。她看到目录和片断内容,“馋”得下一年暑假借机会又到北京来,帮我编排了全部外文笔记。笔记本共一百七十八册,还有打字稿若干页,全部外文笔记共三万四千多页。
锺书在国内外大学攻读外国文学,在大学教书也教外国文学,“院系调整”后,他也是属于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组的。但他多年被派去做别的工作,以后又借调中国古典文学组,始终未能回外文组工作。他原先打算用英文写一部论外国文学的著作,也始终未能如愿。那些外文笔记,对他来说,该是“没用了”。但是对于学习外国文学的人,对于研究钱锺书著作的人,能是没用的吗?
这大量的中、外文笔记和读书心得,锺书都“没用了”。但是他一生孜孜矻矻积聚的知识,对于研究他学问和研究中外文化的人,总该是一份有用的遗产。我应当尽我所能,为有志读书求知者,把锺书留下的笔记和日札妥为保存。
( 摘自《钱锺书手稿集序》)
《外文笔记》的编纂
[德]莫芝宜佳、莫律祺
1999年夏天,也就是钱先生逝世半年后,我第一次见到了外文笔记。那时,杨先生刚刚先后失去了女儿和丈夫。尽管处在身体和精神崩溃的边缘,她仍然觉得将钱先生的遗作留给后世是她的责任。于是,她做起吴刚伐桂似的工作,为出版他的中文、外文笔记做准备。她为笔记贴上很多细小的页码,有些还加了评语。如果没有她的工作,这些笔记也不可能成功出版。当时,杨先生请我帮她整理《外文笔记》。
……
2012年4月,我丈夫和我在清华大学重新查阅和整理《外文笔记》。我们很快发现:鉴于数据浩繁,完全无法预计重新系统编辑它们究竟需要多少时间和人力物力。因此,杨先生决定,同之前出版钱先生的手稿遗著一样出版影印本:三万多页笔记由出版社扫描下来,以便以后按约七百页一册出版,共分48册。我们的任务是,给原来随意排列次序的笔记重新编排合理的顺序,并整理出一份更好的目录。
首先,我们把装订好的笔记本,除了摘录期刊的本子之外,按年代、根据钱先生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转折点分成四辑。其次,散页整理成第五辑,而以期刊为摘录对象的笔记本整理成六辑。
第一辑:钱锺书在欧洲(1935—1938)
第二辑:年轻作者和学者(1938—1949)
第三辑:生活在新中国(1949—1972)
第四辑:国内外名人 (1972—1998)
第五辑:用打字机打出的书摘
第六辑:普通和学术期刊(1954—1992)
令人高兴的是,幸亏商务印书馆扫描得非常仔细,混淆和漏掉的很少。对这六辑笔记,我们每一辑都分别汇总了四个表格:
1. 扫描页码:它包括作者名和标为斜体字的书名,期刊部分用的是杂志名称,还有出版年份,再加上各条书目的扫描页码。
2. 眉题文字:从目録中提炼出简短的眉题文字,以便翻阅时更容易辨别。
3. 插图表:放在每卷卷首的彩色插图。
4. 勘误表:列举出可能出现缺页或错置的现象,以便出版社核对原件。
索引目前仅仅以目録为基础,希望将来有人能进一步加以分类,这项工作还有待今后的科学研究。
《外文笔记》的意义
[德]莫芝宜佳、莫律祺
古时候有“七大奇迹”,像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埃及的吉萨“金字塔”,菲迪亚斯在希腊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像。以后,世界奇迹的名录增加了,也包括了中国的长城。《外文笔记》也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世界奇迹”。它不是把中国与世界分隔开,而是像一座“万里长桥”,把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
这些笔记与钱先生本人是分不开的,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反映出他对书籍的热情、惊人的语言知识、无法抑制的求知欲和对生活的兴趣:文学、哲学、心理学、语言学、历史学和政治学、书信和自传、优美的诗歌、通俗的故事、轻松的笑话……一切都令他感兴趣,也值得他用飘逸的书法把长长的段落记录下来。这使摘录笔记变得有趣而充满享受。我们感觉到:进入钱先生的笔记世界里,读者便置身于一个令人兴奋的环境中,总能获得惊喜,总能有新的发现。
……
钱先生在如此广博的程度上掌握了西方文学,他以这些笔记来表达对西方文学价值的高度评价。一家中国出版社能够在他的友人的支持下出版这样的遗产,这将是向全世界开放的、对民族间交流的慷慨贡献。因为从中国国内来看,这部多卷本的笔记是一部外文著作。让西方人扪心自问:有没有一家西方出版社会出版与此类似、内容极其丰富的中国文学著作集,而且还是由一位欧洲学者、用中国书法手写而成的?通过这样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这项工作的非同寻常之处。
(以上摘自《钱锺书的〈外文笔记〉》,唐峋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