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服博物馆


(资料图片)

王金华藏品儿童马甲图鉴

母亲艺术礼物    生命传递永恒

从古至今,儿童服饰既是孩子的衣物,也是孩子的护身物。即使是贫困家庭的母亲也要为自己的孩子做上几件绣有吉祥图案的衣服、肚兜、马甲、围涎等衣物。

这些亲手制作的衣物,似乎听得到呼吸,看得到微笑,温暖了有爱在心的母亲和孩子。每一件象征吉祥美好的儿童服饰,都是母亲善良美好的心血结晶。

本篇文章精选著名收藏家王金华老师的儿童马甲收藏精品,每一件都犹如艺术作品,不仅绣工精美、文化深厚,更是母亲用自己慈爱的心和灵巧的手为孩子创造出来的美丽礼物,传递着人类艺术表现的永恒主题——生命和母爱。

MA JIA

儿童马甲,有夹、棉两种,是为孩子遮挡风寒之用。由于地域的不同,称呼也不同,有称背心、坎肩、坎肩儿等。古时也称半臂,南方多称背心。

马甲有前、后都有绣工的,有只是背面绣工的,还有前、后都是素面的,但材料、颜色等选择都很讲究,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本来素面已很好,能起到保暖就行了,但母亲再绣上花、绣上人物、绣上瓜果、绣上那五彩缤纷的图案,既精致又漂亮,就成了一件艺术品,那正是母亲的一片爱子之心,是对一个小生命来到世上的关怀,可怜天下父母心。

多种绣法卡拉呢人物纹一字襟马甲

1

年代 清代末期

地区 福建

尺寸 肩宽25厘米 衣长42厘米

类似这种红呢地毛料在清乾隆到光绪年间一直都很走俏。小到坎肩、衣袍,大到四五米长的喜帐、寿帐,在嘉庆到道光年间不但流行而且时尚,据说这类毛料是当年从俄国进口而来的,颜色有绿、蓝、黄、红等,最多的就是红呢,名叫“卡拉呢”。

这件马甲通身以打子绣、钉线绣、平针绣等针法绣制。纹饰为古代征战和行军场景,场景分上下两层。衣身正面纹饰的下层为出行图,上层为搏杀战场;背面均为搏杀景象。不同的是,上为步军厮杀,下为马上格斗。无论是人物、马匹,还是器械、令旗等,都是人传神、物逼真,恰似一幅绘画。通过刺绣的形式,在有限的空间内描绘出如此丰富的军旅场面,的确令人惊叹。

背面

细节图

寿字莲花纹拼布长马甲

2

年代 清末民初

地区 吉林

尺寸 肩宽30厘米 衣长60厘米

这件马甲的拼布纹给人一种既民俗又雅致的趣味感。似是鱼鳞纹,又似海浪纹,中间一朵莲花,下面是卍字长寿吉祥文字,整个构图设计朴素而巧妙。前身以长长的形式护住胸、腹,盖住双膝,甚至到脚面。而后身只遮住后背,一看就是为孩子精心设计的童衣。它以人为主体而存在,以民众生活为依托,实际上就是民间生活的呈现。常见的拼布多为方形,称为水田衣,而这种多纹饰的拼布却很少见。朴素大方还实用,作为一种艺术,它来自民间的创造,来自中华文化的土壤。

背面

打子绣狮子滚绣球马甲

3

年代 清代晚期

地区 北京

尺寸 肩宽33厘米 衣长38厘米

这件狮子滚绣球的绣工比其他的绣工精细很多,以打子绣绣成,上面有凤凰在飞舞,地上是双狮滚绣球,吉祥图案也可称“欢天喜地”。

中国人用狮子装饰各种饰品,是因为狮子有着很好的寓意。狮旧写作师,后因字义而分离为两个字后,民众又以狮谐师,以表示吉祥意愿。在明清两代的补服上就有狮子,是高官的代表,寓意官运亨通、飞黄腾达。因此民间舞狮,用来表示喜庆吉祥。

背面

细节图

打子绣如意牡丹纹马甲

4

年代 清末民初

地区 山西太原

尺寸 肩宽28厘米 衣长35厘米

马甲一般前身绣工很简单,而后身绣工多一些。孩子吃饭容易弄脏前身,所以工艺多表现在后背。

牡丹代表富贵,国色天香、雍容华贵,为群芳之首。自古被视为吉祥富贵之花,是富贵和荣誉的象征。

背面

细节图

平针绣花蝶鹿纹马甲

5

年代 民国

地区 山西

尺寸 肩宽23厘米 衣长31厘米

“鹿”与“禄”谐音,所以鹿象征富裕。还有一种白鹿,也是瑞兽,常与人为伍。据传鹿能活千年,从满五百岁开始,其色变白,成为白鹿。传说道家鼻祖老子的坐骑就是一头白鹿。还有一种天鹿,身上五光十色,只有在天下君主实行孝道时,才会在人间出现。

人们视鹿为长寿的象征,在传统的祝寿画中,鹿常与寿星为伴。鹿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鹿纹在商代的玉器上就已有使用,是较早出现的装饰纹样。

细节图

镶边琵琶襟棉马甲

6

年代 清代

地区 北京

尺寸 肩宽33厘米 衣长37厘米

这件儿童马甲是清末时期的棉坎肩(丝绵),上下左右镶花边作为装饰,为使马甲穿起来结实还不起鼓,前、后两面又用针线密密麻麻绗缝固定,给人一种耐用、穿上轻松之感。

琵琶襟马甲,是明清时代出现的一种满族和蒙古族最时髦的服饰,它的门襟边不延伸到腋下,而是从第二个纽扣的位置直通向下,但又不到底,然后又从第四个纽扣处再回到前中线,以对襟形式直通到马甲底边,左前襟缺一块的部位与里襟扣合。蒙满人穿的马甲还有一种叫一字襟的也很特别,就是把一排扣子缝在前胸的上部,一溜排开呈“一”字,所以称为一字襟。汉族也有大量穿马甲的,但一般来说对襟的较普遍,其次为斜襟。

背面

方胜盘长纹马甲

7

年代 民国初期

地区 北京

尺寸 肩宽33厘米 衣长38厘米

这件马甲做工相当讲究,采用的是流水纹加盘长纹。在民间,人们把流水看作是财,财像流水一样滚滚而来。当一梦醒来时,说梦中有水,人们会说财来了,所以说遇到水是好梦。

盘长为佛家“八宝”之一。按佛家解释,盘长“回环贯彻,一切通明”,本身含有事事顺、路路通的意思。再看其图案本身盘曲联结,无头无尾,无休无止,显示出绵延不断的连续感,因而被中国人用来作为吉祥纹样。

背面

流水如意纹对襟马甲

8

年代 民国

地区 山西

尺寸 肩宽33厘米 衣长37厘米

如意是一种象征性的器物,用竹、玉、骨、象牙、木等制成。头呈灵芝或云形,柄微曲,供赏玩,后来人们把它放置在很多饰品和器物上,表示做什么事或要什么东西都能如愿以偿。在很多传世服饰上采用如意作为纹样,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背面

细节图

可以说,儿童服饰不仅是精美的女红创作,更是弥足珍贵的母亲艺术。这些闪烁着母爱之光的创造物,以天长地久般的母爱,祈求孩子平安成长,道尽了天下母亲对心中挚爱的殷切期盼。

今年新春将至,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与传手艺学堂联合推出中式马甲线上制作课程,正式上线发售。

一针一线把爱意缝进新年新衣

一丝一缕记录全家成长轨迹

传承专属于中华民族的家的情愫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