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或理解荀子,不要和孟子一样,日夜就扯道德与心术(信仰与修炼)。荀子于道德,一个资朴材性上性伪合功”论就痛痛快快、清清爽爽扯完了,名篇定义与性篇驳正就扯完了(含礼篇)荀子,剩余脑力还有更大的天地或世界要扯,要干。


【资料图】

其实孟子也是清爽清爽、痛痛快快的,大道至简也:仁义礼智文明在性在天,别禽高兽,知性知天,知本显性,存心养性,发扬光大,聖通天德,道身无二,“君子所性……分定故也”读不懂《孟子》的,修炼境界低的,才会弄得支离破碎、皮相扯皮。

荀子人性论材性机能论,不是善恶先在本质实体(善恶是评价)。走不出来则无法认识与复活荀况天人求真思想与意义,也无法就此而参照性地认识与复活孟轲光大仁义的信仰与修炼之思想与意义。打浆糊缠死结必是死路,儒学穷途末路!

另推荐一本好书:《三易通义》,朱兴国,齐鲁书社,2006(见图)。爻变与卦变艺术,都是变量游戏,通过比附、象征、类同来描述、预言、总结世界吉凶变化,但最背后还是天道往复以及阴阳损益,这一点日本江户儒已经很透了,不比大陆明清儒肤浅或无知……

孔子晚年所沉湎或玩味的,是《周易》古经章句学以及其天人思想阐发。孔荀有《易传》这样的天道世界观为基础,自然不需要什么道德本体(如思孟五行)、物质本体(如道学太极)之形而上学云云。道德善恶(±礼义)是子曰“行”况曰“伪”,干了就有,不干就没有;说有也没有,或你说有就有,无所谓,说理方便法门或信念方便。

(林桂榛 2022.11.14)

附太极问题:

1916年11月17日《胡适留美日记》诗曰:“推倒邵尧夫,烧残太极图。从今一部易,不算是天书。”戴震说要打破太极图,其实他没有完成,性天的天论他也是完成一半了。太极,怎么回事,《易传》太极是本体存有论?是占卜艺术?怎么本体的?怎么艺术的?把戴震的搞完,则功德无量。《易传》“太极”既不是本体(道原)也不是空间(天文),而是占版两片呢?章句上,《易传》“太极”句是占术占艺或占具占器之描述而已,绝非什么宇宙本体论。

中国哲学,就那点关键词:道,天道,性,人性,中,中庸,用,中用,体用,体,本体,太极,无极,理气,性命,形而上,形而下,形而中,善恶,善恶混,心,神……应该象荀子、戴震一样搞透概念与历史,尽情无约束(陈康先生语)的理论演绎艺术家就易穿帮:有中学生文采,无中学生逻辑,胡适谓之“此何等论理(逻辑)乎”。

《胡适留美日记》这样西哲语言对译:“Metaphysics—万有论”、“Ontology—万有真际论”、“Cosmology and Theology—宇宙原始论”、“Epistemology—知识论”、“Ethics—行为论(伦理学)”。

(林桂榛 2022.11.09)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