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微小青春期?
微小青春期(mini-puberty,或minipuberty),见于医学上性腺稳定器学说。该学说认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之间的负反馈联系在新生儿和婴儿早期已经建立,但其抑制功能尚不成熟。此时,促性腺激素(Gn)呈高分泌状态可似青春期水平,故称为“微小青春期”。
出生时,胎儿离开母体后不久,男孩在数分钟之内就开始调试其生殖内分泌系统的运行功能,分泌的雄激素水平最高可达到正常成年男性水平的低值。此时,睾丸轻度增大、有阴茎勃起,甚至可一过性地表现为颜面少许粉刺,此现象可持续到约半岁左右;与男婴相比,女婴的反应稍慢一些,但也要在几小时之内开始调试自己的生殖内分泌系统。此时,这一系统还不十分稳定,雌二醇水平可波动于0到50pg/ml(相当于正常成年女性的雌激素水平下限)之间。部分对雌激素敏感的女婴可出现较明显的乳房发育。甚至极少数女婴还可出现类似青春少女月经的少许出血现象。大多出现在2岁之前。婴幼儿期的这种表现,极其类似于真正青春发育的过程。因此,医学上形象地把它称之为“微小青春期”。
微小青春期与婴幼儿早熟区别
小青春期,也指小儿青春期,与婴幼儿早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病因、症状以及治疗方式等方式。
1、病因:
小儿青春期大多是由于下丘脑-垂体与性腺轴的生理性活跃度增高引起的,而婴幼儿早熟可能是由于遗传、长期服用药物、饮食或社会环境等原因引起的;
2、症状:
小儿青春期一般会出现单纯性乳房过早发育,而男孩可能会出现睾丸轻度增大和阴茎勃起的现象。婴幼儿早熟可能会出现乳房增大、阴毛腋毛增长、阴茎阴毛发育、阴囊和睾丸增大、长胡须等症状;
3、治疗方式:
小儿青春期一般是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短期迅速上升引起的,具有一定的自愈性,通常无需进行特殊治疗。而婴幼儿早熟一般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部分情况下的性早熟,如果没有持续发展的趋势,一般通过药物即可得到有效控制。
如果孩子出现乳房或阴茎发育的现象,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具体的病因以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擅自用药。家长还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免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不利于身体健康以及婴幼儿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