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国家博物馆即将迎来建馆110周年之际,正式收藏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黄国强作品32件,涵盖其彩墨山水、彩墨人物、焦墨山水和焦墨人物等作品系列,其中包含人物画作品占了一大半。
(资料图片)
人物画作为中国画的起源,是中国画艺术风向和高端市场的风向标,在中国最顶级的几幅无价之宝人物国画,均被国家机构收藏,商界政界更是以人物画为尊。相对于山水画,人物画由于独特政治意义,也就少了很多市场光环,但是并不影响人物画的真正价值。人物画在“沉默中”占据了主导市场,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物画拍出了千万过亿的天价。
张大千、李可染、傅抱石人物画市场价值
黄国强与黄宾虹、张仃并称为焦墨三大高峰。黄国强的焦墨,不仅熔铸了传统的水墨精神,同时强调骨法用笔,以渴笔焦墨一反沿袭已久的以水带墨的画法。用笔很注意表达笔情、笔意、笔势、笔趣、笔韵这些审美的元素,不仅如此,还较好的解决了主体情感注入的问题。
黄国强焦墨人物作品
黄国强的人物画大量运用焦墨、重墨、浓墨、渴墨、亮墨表现的人物形象,强化了对整体视觉感受的表现,因此增加了冲击力和整体感。这恰如汉代画像石中表现的几乎仅见人物轮廓的功臣烈士形象,虽然简约但是人物性格神态毕现。这是对中国画“意象造型”的继承和发展。
黄国强焦墨人物作品
古语云“有笔有墨谓之画”,黄国强的焦墨人物既有运笔,又有运墨,自然不是脱离传统的臆造。他的笔法开张有气势,在运笔轻重缓急、偏正曲直之间,多了许多变化,少了许多拘束。以焦墨入笔法,多了些苍茫气象。
黄国强焦墨人物作品
黄国强的焦墨人物,不是只有黑白两色,而是借助画面上黑色与白色、正形与负形的交错运用,以及画面疏密节奏的把握,产生丰富的变化。黄宾虹《九十杂述》:“墨为黑色,故呼之为墨黑。用之得当,变黑为亮,可称之为‘亮墨’”。于“一色”中求“两色”、求“五色”求“无穷色”,可以说是难中求难,险中求险。他能够这么多年一直坚持下来,并逐步完善形成了自己的笔墨体系,实属不易。
黄国强彩墨人物作品
把汉人这种运笔成风,以少胜多的高超技法,用于刻画他的焦墨人物肖像画,寥寥数笔就能勾画出人物的动态和神情,神情自若、线条准确流畅。富有弹性起伏跌宕的线条,构成了黄国强教授人物画的明显特征。笔法轻重急缓、柔劲坚挺的变化,透露出画家浓厚的传统文化修养。
黄国强彩墨人物作品
纵观近年来的拍卖市场,黄国强的焦墨作品屡屡拍出天价,其中人物作品更显高价之势!
黄国强焦墨人物市场价值
黄国强彩墨人物市场价值
与山水和花鸟两类中国画相比,人物画所依赖的造型能力最高,因而普遍被认为是最难的画种。而黄国强老师的人物画,对于专业水准要求更是十分严苛,远超一般人物作品。人物画的收藏历史时间悠久,人物画作为一种陶冶情操的精神文化产物,可极大的提高观者的艺术修养和欣赏能力,具有很高的收藏与鉴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