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陈人杰凭借《山海间》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陈人杰长年生活在西藏,他的获奖诗集《山海间》被称作是一部“走遍西藏山山水水写下的心灵之书,是雪域悟道的灵魂之诗、生命之思,也是高原诗歌向着诗歌高原迈进的愿望之书”。

陈人杰/图据《青年作家》


(资料图片)

22日下午,陈人杰在“带你破译文学密码——《青年作家》走进城市阅读美空间”系列讲座活动中,以“怎么从自然中提取诗性语言”为主题,与到场的文学爱好者们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验。他说,好的诗歌都是从日常经验中积淀而来的,当你写出一首诗的时候,仿佛是一道闪电划破玻璃,“突然之间疼痛的感觉。”

陈人杰/现场照片

陈人杰写诗已经三十多年时间,他写的第一首诗是便是写给母亲的。陈人杰说,这首诗他改了十几年,他认为,“好诗都是改出来的”,一首诗需要在不停的叙述和经验积累中重构而成。

谈到自己在西藏的种种经历以及关于西藏的诗作,陈人杰说,他常常感到大自然对人的呼唤,感到辽阔世界对于语言的刺激,“我无时无刻不在受着大自然的冲击。”多年来,陈人杰走过西藏的山山水水,并将它们书写在自己的诗句中,他说,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内心与这些场景互相关照,他看到的西藏的山和湖泊,都是具体的山和湖泊——具体到每个人的命运,具体到每一座山的灵魂表现形式,而不是抽象的。

在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时,陈人杰说,诗歌永远是经验的积累,需要反复打磨,“作家要多行走,通过李白的诗看月亮,与自己抬头看月亮时肯定是不同的。经典都是来自于大自然,阅读提升你的知识,大自然增加你的灵气,我们一定要从广阔的大自然中汲取充分的营养。”

以下内容摘录自陈人杰《山海间》

村寨安放在高原深处

冰雪之光

像时代对高原的又一次提问

流水撞击山涧

也冲刷向身体的痼疾

激情从中枢探寻山脉的走向

所到之处,经络舒通

LED灯为酥油灯照不到的黑暗而揪心

并试图喊醒沉睡的石头

让苟且、贫病、慵懒无处藏身

何曾想过,从钱塘江

到怒江源

川藏线串来潮声的恍惚

一路上,被格桑花摇晃的心

寻找神性的源头

乱石惊涛,茶马古道

雪山流云辨认原生态的静谧

想象力的钙骨

溯洄古老家族的来路

月亮啜饮天堂的雪水

又像一张旧唱片

在七十二拐

吊来白云的行囊和峡谷谣曲

波澜三江,爱恨横断

所有的颠簸由肠胃收拾

一缕车牌为藏A的清幽蓝光

村庄,如雪上的标点

呼应远方

红星新闻记者 段雪莹 实习记者 毛渝川 实习编辑 毛渝川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