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当代著名作家、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国文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1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至此,首届茅盾文学奖6位获奖者古华、李国文、莫应丰、姚雪垠、魏巍、周克芹中,健在的唯有《芙蓉镇》作者古华。

李国文生于1930年8月24日,1957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改选》,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花园街五号》《冬天里的春天》等。《冬天里的春天》1982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月食》《危楼纪事》分别获得1980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随笔集《大雅村言》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他创作勤奋,著作等身,被誉为“文坛常青树”。

生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李国文介绍,在写作《冬天里的春天》时,他抱定主意,尝试变换长篇小说的传统写法,不是按照人物成长,故事进展的ABCD时序,逐年逐月,一路写来,而是打乱顺序,时空交错,以CBAD或BDCA的架构,通过主人公两天三夜的故乡之行,来叙述这个延续将近四十年的爱恨情仇、生离死别的故事。这种写法,至少那时的中国,在长篇小说领域里,还没有别的同行在做类似的实验。获奖后,六位获奖者分别拿到了各自的奖金3000元,“3000元,对当时月入八九十元的我来讲,相当于一个天文数字了。”李国文说。

中国作家网发布的讣告称,李国文的逝世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大损失。他的高尚品格和精神风范,他的作品和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将长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白烨称,李国文的逝世,是当代文坛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他获得过茅盾文学奖,又获得过鲁迅文学奖,还多次获过全国短篇小说奖。“像他这样在创作中一直追求高品质的作家,在当代文坛屈指可数。他的长篇小说《花园街五号》,是新时期文学走向复苏的标志性作品。”白烨向北青报记者介绍道,李国文后期的散文随笔,在独到的人性审视和深刻的人性观察中卓具丰沛的人文意蕴。这些都是李国文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学遗产,他也会活在这些文学遗产的阅读与影响中。文/本报记者张恩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