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绿汀、丁善德、黄贻钧、吕其明、朱践耳、曹鹏、闵惠芬、俞丽拿、朱逢博……11月25日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海旋律”贺寿昌音乐人物肖像油画展揭幕。每幅画下有一个二维码,一扫,就能听到画中音乐家的代表作,以及人物生平贡献等介绍。
(资料图)
展览现场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的贺寿昌,是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其作品参加多类美术展览并被作为政府赠礼。上世纪90年代,他就埋下了为上海音乐家整体画像,为海派文化留下音韵的夙愿。
贺寿昌在大量采访、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43位上海音乐界代表人物为创作对象。43位音乐家中,有作曲家14位、指挥家8位、歌唱家9位、演奏家12位。其中有近半数音乐家已不在人世,健在的也都已80岁以上。作曲家肖白在贺寿昌创作过程中不幸去世,终成遗憾。
曹鹏向贺寿昌举起大拇指
贺寿昌的创作初衷有三:一是凸显海派文化软实力,讲述海派文化里的人物和故事。二是美术创作领域中,上海人物的挖掘空间很大。三是从美术界与音乐界的交融出发,激活上海文化。“音乐家也应该以视觉的方式被记住。”贺寿昌说。
贺寿昌的创作方法不一般。首先,他要采访在世的音乐家及其家人。在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刘英的帮助下,他联络了上音相关音乐家。他们本人讲述或者由家属提供的故事,让贺寿昌更加理解人物。他还会考虑音乐家的人物性格来配上不同的背景,以视觉去表现他们的故事。
展览现场
例如,民族音乐家的肖像画偏向东方美学。古筝演奏家龚一的背景是宋画;笛子名家俞逊发的背景是孤雁飞过陕北,透着苍凉感。背景也会凸显人物的高尚情操——例如闵惠芬的背景是荷花。“荷花是不会真正消逝的,到了冬天看似没有了荷花,但是其生命力依然静悄悄地孕育着。”
“上海旋律”系列工程,除了在岳阳路的夏征农基金会展厅展出之际,还将于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举行“肖像与音乐·艺术家与家属见面会”以及三场专家主题研讨会——“衡复风貌区国际音乐街如何深入打造”“上海音乐本体如何发展”“人物肖像画对新时代美术创作的意义”。未来还有音乐欣赏、美术欣赏相关讲座的巡展。
“‘上海韵律’,也是时代的韵律,当时的韵律也接续着今天欣赏的韵律”。贺寿昌说,“我在画完最后一笔时感受到,真是舞台小社会,社会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