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艺术属于哪个教派?

敦煌艺术源于中国的教派是:佛教。敦煌壁画特指中国敦煌石窟内壁的绘画艺术作品,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总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522个石窟历代壁画,描绘了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审美特征和艺术风格。

敦煌艺术的代表和象征

飞天是敦煌艺术的代表和象征。

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仙亦称为飞天,是飞天、飞仙不分。后业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道教的飞仙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指的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后来成为中国独有的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在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敦煌石窟的建成而消逝。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飞天的艺术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和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一千余年间的敦煌飞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演变发展的历史。其演变史同整个敦煌艺术发展史大体一致,分为四个阶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