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据媒体报道,2022年12月15日凌晨3点40分,著名法国文学学者、翻译家柳鸣九“在亲友们的爱的包围中,静静离去”,享年88岁。
柳鸣九出生于1934年,湖南长沙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是我国著名的人文学者、文艺理论批评家、翻译家、散文家,200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终身荣誉学部委员”称号,堪称“文科界的两院院士”,2018年获中国翻译界最高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柳鸣九是中国研究法国文学的权威人士,一生致力于把法国文学介绍给中国读者,他也是第一个将法国思想家萨特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人。
1980年,法国存在主义巨匠萨特去世,柳鸣九发表《给萨特历史地位》;1981年,他编选组译《萨特研究》,成为当时畅销之作。很多人认为,是柳鸣九最先将“萨特”引入了中国,称他为中国“萨特研究第一人”。而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不是把萨特引入中国的第一人,而是挺身而出为萨特讲公道话的第一人。”
柳鸣九以翻译家的身份为公众熟知,但其实他曾将自己涉足的领域进行过划分:法国文学史研究和文艺理论批评是主业;编书、写散文、翻译是副业。柳鸣九的学术生涯长达六七十年,学术成果丰硕,著作多得连他自己都数不清楚,他曾大体估计,“写的和译的有四五十种;编选的、主编的图书可能有500多册吧。”可谓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亲自建筑起一座法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书城。其中,他的《法国文学史》(三卷本)曾荣获首届国家图书奖,这部作品至今仍是中国文坛规模最大的多卷本别国文学史。
柳鸣九先生的主要作品除前面提到的《法国文学史》(三卷本)、《萨特研究》外,还有《柳鸣九文集》(十五卷),以及散文集《种自我的园子》《巴黎对话录》《友人对话录》《巴黎散记》《巴黎名士印象记》,评论集《采石集》《凯旋门前的桐叶》《塞纳河岸的桐叶》,译著《雨果文学论文选》《莫泊桑短篇小说集》《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局外人》《小王子》等。
柳鸣九先生还曾主编大量外国文学丛书,包括“法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刊”“西方文艺思潮论丛”“法国二十世纪文学丛书”“世界小说流派经典文库”“世界名著名译文库”“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雨果文集”“加缪全集”,等等。“归根结底,我的立足点还是法国文学。”柳鸣九自谦道,“法国文学是世界文学很多思潮和流派的发源地,加之我做过一点西方文艺批评史的工作,超出法国国界略为兼及其他国家并非太难,因此,出版社把有关欧美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大型丛书的主编工作委托我来做。”
柳鸣九曾在多篇文章和不同场合表达过自己“为了一个人文书架”的人生追求和为社会文化积累添砖加瓦的人生理想。直到晚年,他仍然笔耕不辍,致力于充当国内读者接触法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媒介。柳鸣九先生也常以西西弗斯自喻,自我定位为 " 文化的搬运工 " 和 " 精神苦力者 "。他曾在回忆录中说:“但愿我所推动的石块,若干年过去,经过时光无情的磨损,最后还能留下一颗小石粒。若果能如此,也是最大的幸事。”
(综合自媒体报道及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