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红薯装包。刘志宁摄

近日,在贵港市港南区东津镇大李村种植的番薯地里,农户正在利用晴好天气加紧采挖。他们分工合作,有的扯红薯苗,有的抡起铁锹小心翼翼地挖,铁锹翻起处,一只只个头匀称的紫红色番薯便跳了出来。

据了解,大李村土地肥沃富硒,种植番薯的历史传统已经有50多年,“大李番薯”在当地远近闻名,已经形成一个独特的品牌。经过多年发展,红薯种植已经从当初的零散种植发展到当前的160多亩。今年由于天气干旱,但亩产也达到3000至3500斤左右,以当前的每公斤3元左右计,预计总产值80万元左右,人均增收260多元。

近年来,大李村通过土地流转,盘活沿江1000多亩土地,鼓励经济能人投资农业经济产业,引导村民共同致富。目前,大李村已初步形成食用生姜、甜玉米、优质蔬菜和水果木瓜、火龙果等800多亩的经济产业带。

大李村党支部书记李立勇表示,下一步,大李村将继续扩大发展特色富硒番薯种植面积,预计达到500多亩。并继续打造沿江高品质农业经济带,形成一定的规模。目前,已经初步确立富硒番薯、富硒水稻、富硒木瓜等多个特色品牌产业,努力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带动更多的种植户通过种植增产增收。(刘志宁 谭天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