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邓颖瑜
(资料图片)
图/广州博物馆提供
12月16日,广州博物馆(以下简称“广博”)携正在热展的“百件文物读广州”同名图片展,走进广州老城区的商业地标中华广场,陪伴市民守岁跨年,领略老城的新魅力。
图片展现场
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后,广博积极响应文化产业复苏号角,加速推进各项文化服务项目。近日,广博与中华广场携手共建广州历史文化教育基地。此举通过文化品牌资源整合,以中华广场为传播基点,以融合创新的方式让人民群众感受粤文化的魅力,向外界展示广州的城市形象,助力广州高品质城市文化发展。
展览现场
广博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城市博物馆,广博肩负着讲述、传播城市历史文化的职责和使命。为此,广博精选了馆藏百件代表性文物在主馆址镇海楼展区举办“读懂广州”首展,提纲挈领地向公众展现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红色文化要点,带市民游客读懂羊城历史、感悟这座城的深厚底蕴。
精美文物述说广州
现在,广博又走出镇海楼,在中华广场举办“百件文物读广州”同名图片展,把文物展览和文化资源带到大众的身边。这是继进驻广州地铁一号线后,广博“百件文物”再次走进便民的生活场所,与市民进行近距离的接触。
文物蕴含丰富历史
本次展览在中华广场“读懂广州”——广州历史文化体验馆向公众开放。
展览通过展出广博馆藏精品文物的图文资料,辅以广博开发的“镇海楼”系列广彩文创、代表性传承人的广绣作品、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制作的通草画,以及由中国大酒店提供的“消失的名菜”系列展品,多维度展示多元融合的岭南文化,繁华昌盛的海丝文化,以及紧跟时代发展的创新文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孙 磊
校对 | 谢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