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2年世界杯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本届世界杯的举办地,卡塔尔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除了异域文化、石油和令人咋舌的富裕程度之外,卡塔尔建筑也极富特色。
(资料图)
尤其是近些年,一大批现代建筑拔地而起,在设计上追求前卫开放,加之无需考虑建筑成本,使得众多天马行空的设计都变成了现实。
但今天不讲世界杯,让我为大家盘点一下卡塔尔这个只有1.75个上海大的土豪国,它的那些令人惊艳的建筑设计!
·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
首先,惊艳排行榜上位列第一名的,当数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这个来自设计大师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让·努维尔之手的建筑,设计灵感来源于海湾地区一种被称为“沙漠玫瑰”的花朵状矿物结晶体。
让·努维尔
远远的看上去,卡塔尔国家博物馆就像是一朵巨大化的“沙漠玫瑰”,与这种矿物结晶体相似度高达90%。
这个建筑,从设计到建造整整经历了十年,馆内共包含11个陈列展馆,展现了卡塔尔从一个沙漠半岛,演变成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漫长历史。
建筑蜿蜒纵横长达350米,外部由多个巨大的圆盘交插、叠加组成,
整个博物馆采用混凝土结构,与周边沙漠环境相得益彰,纵横交错的圆盘则形成了建筑不规则的曲面外立面。
建筑采用了大量前沿技术和可持续性环保元素,也使得博物馆在全球可持续性评估体系中获得四星评级。
不过这复杂的外立面,不仅创造出了美观,同时还有着特殊的寓意——它的层层叠叠正是映射了卡塔尔历史与未来相交融。
除了建筑外观惊艳至极,馆内更是设计感满满。
跟随着馆内的动线设计,我们能看到流线形的室内空间,像是四维电影中才有的画面,不规则的流动线条,让平面空间转向了几何空间。
而从馆内再眺望到远处,能看到带着镂空雕花的窗,与婆娑光影与建筑相辅相成。
博物馆的游览路径形成一个循环,整个游览过程大约需要两个小时,最后到达一座修缮过的古老皇宫,这里是博物馆的核心组成部分,曾是现代卡塔尔创始人之子Sheikh Abdullah bin Jassim Al Thani殿下的宫殿。
· 卡塔尔会议中心 ·
由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设计的卡塔尔会议中心是整个中东地区最大最先进的会议和展览中心,包括三个主展厅和多个灵动会议空间。
矶崎新
卡塔尔国家会议中心以“锡德拉树”的独特结构为原型,壮观的立面形如两棵相互交缠的大树,树干向上攀升,支撑着建筑的屋顶。
高大的树木包围着玻璃幕墙,还支撑着整个太阳能电池板屋顶。除此之外,建筑还采用了最新的节水技术和高效节能灯具,堪称是可持续性建筑的典范。
· 卡塔尔国家图书馆 ·
而另一个经典建筑卡塔尔国家图书馆,则来自普利兹克奖获得者OMA/库哈斯之手,坐落在多哈教育城的图书馆。
雷姆·库哈斯
建筑整体长138米,超过了一般图书馆的尺度,据说它的长度相当于两架波音747。设计旨在让卡塔尔全体公民都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OMA塑造了一个一体化空间,将人与书籍同时容纳其中,从而更好地激发学习、研究以及人与书籍的互动关系。
在简单之中,一些暖心的细节设计尤为亮眼,比如说整座图书馆的玻璃采用了波浪形的设计,可以在引入自然光照的同时避免过多的热量进入建筑本身。
除了建筑外观,图书馆的内部也值得一看,在进入图书馆的那一刻,你会看到大片广阔的空间中,好像没有明显的分层。
这里馆藏图书超过百万,配有图书自动分类系统,便于查找任何书籍,地下还设有一座传统图书馆,这里收藏的文件可追溯至公元 7 世纪。
地面采用大理石材质,与木质书架形成视觉对比。在图书馆中央还设置了一个六米深的下沉空间用作遗产藏书馆,整体采用米色的石灰石作为饰面。
到了晚上,书架旁的灯光带亮起,广阔的空间中铺满会发光的“盒子”,让里面的人瞬间有一种被发光的书海“淹没”的感觉。
·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
而接下来,这座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则出自另一普利兹克获得者贝聿铭之手,它不仅是贝聿铭在自己91岁高龄设计的作品,更是他的封山之作。
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以伊斯兰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它不仅是贝聿铭在自己91岁高龄设计的作品,更是他的封山之作。
贝聿铭
其设计灵感来自于9 世纪埃及开罗伊本·图伦清真寺内的洗礼用喷泉 (Sabil),饰以传统伊斯兰图案,包括穹顶、几何图案、拱门、水景,并与现代建筑造型形成鲜明对比。
建筑由正方体、长方体等几何图形组成,从远处看,犹如宫殿般的白色建筑屹立在蔚蓝的海面上,与周边的黄色沙漠形成对比,呈现出一种慑人的宏伟力量。
博物馆外墙由法国石灰岩堆叠而成,能够抵御高温与海水的侵蚀。充满伊斯兰风情的外观造型和阿拉伯传统拱形窗设计,为建筑增添了几分柔和之感。
整个建筑安静的如同一位静立在棕榈水道后的少女,但再来看看内核,却又是强大无比。
建筑里面大厅空间的正上方犹如一顶为圣殿加冕的皇冠,恢弘大气又神圣。
设计师对伊斯兰传统元素进行现代化演绎,无论是室内地板上的装饰图案、环形吊灯,还是屋顶灯光和廊桥设计都可以看出这一点。
博物馆有四层为永久展区和临时展区,礼品商店、咖啡馆和由名厨阿兰·杜卡斯 (Alain Ducasse) 主理的 IDAM 高级料理餐厅在五楼。
这里还有一个传统的图书馆,收藏了 21,000 本书籍,其中包括 2,000 本阿拉伯语和英语的善本。
· 卡塔尔基金会总部大楼 ·
而同样位于多哈教育城,国家图书馆附近的卡塔尔基金会总部大楼,也来自于OMA/库哈斯之手。
与国家图书馆优越的占地面积不同的是,它有着傲人的高度,但相同的是两座建筑都散发着简洁有力的美感。
而建筑内部,功能各异的空间错落堆叠,大大增加了建筑的观赏性。
· 世界杯主赛场 ·
最后一个建筑,来自普利兹克奖第一位女性获得者扎哈·哈迪德,她的遗作之一——沃克拉体育场,也是这次世界杯主赛场之一。
扎哈·哈迪德
整个场馆,延续了她的风格,运用简洁的白色,整体形似帆船。细节上,以阿拉伯起伏多变的文字造型为灵感,屋顶和墙壁都采用褶皱型结构,呈现了独特的几何形状。
从这个作品上我们可以看到,扎哈将自己抽象与流畅的建筑风格,与阿拉伯文化结合得很好。
这样的设计让整个场馆从上到下都透露着简洁的美感。
但遗憾的是,这个场扎哈在2013年开始构思设计,但在2016因病逝世后,就只能由其他设计团队完成。
除了一望无际的沙漠和源源不断的石油资源,卡塔尔奇特的建筑也成为这个中东国家最具特色的旅游名片。
与大多数国际城市到处充斥着钢筋水泥堆砌的摩天大楼不同,卡塔尔将伊斯兰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相融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兼具艺术性和地域特色的地标建筑。
看过这些卡塔尔的建筑,是不是也要惊叹上一句:“原来土豪国的设计,一点也不土!”
《让·努维尔:在我脑中,在我眼中……归属……》
“建筑是一个精神层面的问题。”让·努维尔试图跟随这个问题,寻我们大脑深处所有难以表述的不确定性,唤起看不见和难以言传的思考。这些围绕着建筑感悟、艺术奥秘的思考,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积淀下来,以图书的形式呈现我们眼前。
《扎哈·哈迪德作品全集》
2016年扎哈·哈迪德过世后,第一本最完整作品集,珍藏“建筑女爵”一生的创作精华。这些作品体现出了如其人的风格,表现强烈,感性与理性兼具,并以流畅的线条取代传统建筑的几何架构。
《贝聿铭全集》
本书精选贝聿铭50个建筑作品,时间跨越60年,展示了贝聿铭一众卓越的建筑技法、艺术思想和时代特征。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贝氏接受项目委托的背景、进行项目设计和建造时的构思与具体实施过程,所经历的种种波折和项目完成后产生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其作品的评价等。
《矶崎新》
矶崎新被认为是亚洲建筑设计师的重要代表。在矶崎新40年的建筑生涯中,有多个模型和设计作品“未建成”,并且这些作品的知名度比那些已经建成了的作品更高。所以想理解矶崎新,得先理解那些“未建成”的作品。
《库哈斯谈建筑的危险》
本书内容来自言词犀利的库哈斯,对莱斯大学师生的三场演讲,因为是对学生演讲,因此库哈斯直述要点,简洁扼要地阐述和回应他对建筑的深思熟虑。库哈斯比任何当代建筑师更早、也更清楚地认识到,大都会一直在遮蚀建筑的光芒。然而,当其他建筑师愿意退而求其次、只当个商业鹰架装潢师的同时,库哈斯却依然打死不退,努力想为建筑找出新的可能性和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