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枣庄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介绍枣庄市侨联发挥“企呼侨应”服务团作用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枣庄市侨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立足“三小三大”暨“小群团大舞台、小窗口大世界、小机关大作为”的机关定位,靠前一步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创新“企呼侨应”为侨服务机制,牵头创建“企呼侨应”服务团,设立首家以企业实际需求为服务原点、以企业家满意为服务终点、以全闭环模式为服务路径的联动服务平台,更好更快地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资料图片)

搭建协同平台、优化服务效能

市侨联坚持把优服务、促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搭建平台,主动服务,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主动访企问需,夯实工作基础。开展“暖侨心、叙侨情”“走侨亲、汇侨智”“访侨企、聚侨力”系列活动,主动走访调研涉侨企业,收集梳理建立涉侨企业需求台账。

延展服务半径,拓宽服务范围。通过调研走访,将原服务的侨资企业扩展为涉侨企业,将留学人员及其眷属、侨星志愿者创办或任职企业纳入侨联服务范畴,服务企业数量由18家拓展至50余家,提升涉侨服务广度。今年以来,联合7家涉侨企业开展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活动11场,向社会捐赠300多万元。

把准工作脉搏,迅速成团服务。全面梳理涉侨企业需求,因企施策,分类施策,主动对接市直相关职能部门对涉侨企业问题需求早介入、早研判、早服务、早见效。市侨联向26家市直部门发送《关于商请成立“企呼侨应”服务团的函》,进行业务分享、信息沟通、工作推进。创建“企呼侨应”服务团,四大家领导和省侨联领导同时出席,高规格举行揭牌仪式,助力枣庄营商环境优化。

聚焦企业诉求、破解发展难题

建立“涉侨企业点单、市侨联派单、服务团成员单位接单、服务对象评单”的闭环服务模式。精准化收集企业诉求,开展服务前,市侨联深度了解掌握企业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和需求诉求,根据不同诉求类型,进行汇总梳理、登记管理,对接服务团成员单位分析研判,协调推动问题解决。针对多家企业的共性诉求,组织服务团成员单位懂政策、有经验的业务骨干开展会商研判“团餐”服务。针对独家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组织服务团成员单位开展一对一的“送餐”服务。针对一家企业面临多个难题的情况,组织服务团成员单位一线办公,合力开展“配餐”服务,解读政策、解疑释惑、解剖麻雀、解难纾困,确保企业诉求得到快速有效解决。

今年以来,已开展“团餐”服务1次,“送餐”服务15次,“配餐”服务2次。并全程化跟踪企业诉求,市侨联密切关注、跟进推动企业诉求解决,全力协调各服务团成员单位在企业需求出现、服务、再出现、再服务全过程生命周期内“一跟到底”,推动诉求办结动态“清零”。“企呼侨应”服务团创建以来,市侨联联合市金融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等单位开展服务18场,帮助涉侨企业解决科研立项、融资用地、电商培育、商标注册等问题31个。

整合政策资源、强化跟踪问效

助推惠企纾困政策快落地,锚定制度集成,打破机构壁垒,汇总服务团各组成部门现行涉企服务相关政策13类321条,特制侨意通U盘40个,为涉侨企业配发“企呼侨应”服务团暖侨政策包,为企业发展提供“行动指南”。建立政策包动态调整机制,每月调度“企呼侨应”服务团成员单位政策出台和废止情况,更新惠企政策包,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菜”,让“企业找政策”变“政策找企业”,有效地推动惠企政策直达涉侨企业。

坚持回访问效服务全覆盖。向“企呼侨应”服务团所服务的涉侨企业发放满意度测评表21份,了解企业对“服务团”服务机制、服务流程、服务方式、服务态度、服务成效的综合评价,征求企业对加强和改进服务团工作的意见建议5条,征集涉侨企业现阶段新的需求诉求38个,动态精准全面掌握企业新诉求和满意度,设身处地、竭尽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企有所呼、侨必有应”。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