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陆游,脑海中总是浮现其与唐婉的不幸遭遇,每每想到曾经美好而甜蜜的往事,陆游便一再自责道“山盟虽在,锦书难托”,但这并非其最痛苦的事。
陆游最痛苦之事莫过于“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短短两句,不难见陆游爱国情怀之真挚与执着。
以下两首陆游酒诗,贴切的比喻,深沉的含蓄,流传了超过800年。
(资料图片)
对雪
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
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
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
长安不到十四载,酒徒往往成衰翁
九环宝带光照地,不如留君双颊红
淳熙三年春,陆游任四川制置使范成大幕僚,与好友开怀痛饮,酒醉而作此诗。
借酒消愁,忧国忧民的诗酒情节,道出了士大夫报国无门的无可奈何。
前四句写饮酒之兴雅兴,以愁喻雪,实不多见,飞雪飘入热酒即消融,思维之敏捷可见一番。“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陆游由此再跟进,开篇之新奇突兀,读者无不兴趣盎然。
酒过三巡,酒至微醺,花红柳绿,风暖莺歌,此番美景引得陆游痴迷,遂写道“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看似闲笔,却直入主题。
但陆游并不似陶渊明般酒后开怀,不仅少了些慷慨激昂,甚至是多了些惆怅郁闷。年华飞逝,曾经老友,离开京城仅10余年,转眼间从酒徒变成了衰翁,便有了“九环宝带光照地”,不如“留君双颊红”之感慨。
对酒
老子不堪尘世劳,且当痛饮读离骚
此身幸已免虎口,有手但能持蟹螯
牛角挂书何足问,虎头食肉亦非豪
天寒欲与人同醉,安得长江化浊醪
这首诗一气呵成,刚劲有力的同时又耐人寻味。开篇便破题而入,痛快淋漓,后人言能读《离骚》,会喝酒便可以名士而居,而在陆游开来,这些都不是事。接着笔锋一转,陆游更庆幸身体健在,“持蟹”,“虎口”便是对行乐主义的推崇,只不过略显委婉。
紧接着采取了两个否定句,再度强化了前句的观点;
“牛角挂书何足问,虎头食肉亦非豪”,陆游认为,哪怕是自己知书达理,豪气饮酒,到头来还不是一个衰翁,这里也是对下文的铺垫,让整体的布局更加连贯,意境更加浑然一体。
紧接着写道“天寒欲与人同醉,安得长江化浊醪”,杯中残酒怎么够喝呢?除非把长江水都变成佳酿,如此张狂豪饮,大家有没有梦回盛唐,仿佛昨见诗仙的感觉呢?
陆游的一生坎坷起伏,多次被贬,望复中原而不得,万千忠贞只得赴之于酒中。这也是这一时代文人雅士的基本特点,辛弃疾写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陆游逝世前,更是写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那个时代的是个雄心壮志却只能郁郁而终的时代,诗人们只得于酒作伴,对月当歌,但对于文学创作而言,的确是个不错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