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在惠州,他们主要聚居在博罗、惠东两地的畲族村,其独特的习俗和文化,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最近,那里传来好消息,惠州市畲族文化传承馆第一期工程已经顺利完成,并且展示了不少“好东西”。
惠州市畲族文化传承馆位于博罗县美丽的嶂背耀伟畲族小学,占地面积21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890平方米,一共四层。其中,一层展示的是生产生活器具、婚嫁习俗等场景;二层则是畲族的一些生活场景,如打糍粑、纺织、磨谷、捡柴等。
畲族是我国传承历史最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曾是广东东部最大的族群,然而随着时代变迁,畲族文化却面临着日渐式微的窘境。 近年来,惠州市人大常委会连续针对畲族传统文化传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不同角度切入,持续开展监督,让畲族传统文化在惠州得以有效传承。2020-2021年,市县两级人大支持近400万元,建设了这个惠州市畲族文化传承馆,作为畲族文化传承和对外展出的重要窗口。接下来,横河镇将结合当地资源,通过打造嶂背畲族村民族特色旅游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博罗县横河镇党委副书记 李建华:希望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去延续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集中精力打造整个村的基础设施,希望以后能够形成一个畲族文化村落。接下来,我们也会把整个嶂背村融入全镇的产业发展里面去,发展成一个“全域旅游休闲小镇”。
近年来,我市各级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都非常关心畲族村的发展,除了这个文化馆之外,畲语的推广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了解,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
惠州市人大代表 市畲族文化传承馆项目负责人 雷金球:畲族的语言就分两大块,一个是畲话,一个是畲语。畲话占全国畲族人数的99%。 讲畲语的,即讲母语的比较少,到现在为止不足1000人,所以,畲语就成为了一个珍贵的文化。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畲族文化,2015年8月,雷金球与多位专家学者编写出版了《畲语课本》第一册,这是全国仅有的畲语教材。2018年,又出版了《广东博罗畲语800句》。目前,《畲语课本》第二册的编写工作已经完成,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出版,明年春季正式启用。
在雷金球和畲语学者的共同推动下,十年来,嶂背畲族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因为“双语教学”,大大提高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和语言的认同感。
博罗县横河镇嶂背耀伟畲族小学校长 蓝榕娣:学生通过这本教材的学习,对民族语言的兴趣会更加浓厚,回到家以后,他会更加有意识地与家人进行畲语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