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今年价格高,茶果也好,卖完能有3万元收入。”近日,广西百色市田林县乐里镇弄平村村民盘贵香在一颗颗油茶树间娴熟地采摘茶果。

前几年还在广东务工的他听说村里有人靠种油茶发了大财,就想自己家里也有几片油茶林,还可以照顾家人,于是他满怀信心决定回去试一试。但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自己管护的老油茶挂果率低,新种油茶成活率低,还倒贴了不少钱。

近年来,田林县不断加大对油茶产业扶持力度,大力推广油茶新品种、新技术、新标准、新模式,积极引进技术团队进村入户开展油茶高位换冠嫁接技术推广培训,同时对符合油茶低产改造或新种油茶的2014-2020年脱贫户、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给予产业以奖代补补助。在政府的帮助下,盘贵香家里的16亩老油茶重新结起了累累硕果,新种的油茶成活率也越来越高。

在距离弄平村5公里外的田林县城,一处农副产品购销店前,今年63岁的王美玲正在熟练地将油茶籽从果壳中剥离出来,她笑着说:“今天争取挣到100元。”和她一起在场的还有40余名妇女,现场好不热闹。

“每天我将孙子上学后就来捡茶籽,这活不仅轻松,还可以补贴家用减轻年轻人的负担,这里人多的时候有200多人捡茶籽。”一个月前,王美玲听说一起来带孩子读书的伙伴们通过做“美差”赚不少钱,便和伙伴们一起到此处务工,到现在她已经有近千元的收入了。

产业兴,百姓富。近年来,田林县将油茶纳入全县“5+2”特色产业,多举措助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油茶林面积42.6万亩,覆盖脱贫户1.3万户,全县建有500亩以上的良种油茶种植基地14个,面积1.939万亩;通过引进和组建“乡土人才”实施油茶低产改造,使亩产由原来的不足10公斤提高到30公斤以上,平均每亩增收1600元以上;通过“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使油茶得到规范化管理;通过引进田林长江天成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培育田林鑫福源山茶油有限公司、田林康益土特产有限公司等油茶加工企业,实现年加工茶籽8600吨。2021年,该县年产油茶籽约19350吨,折合茶油约5031吨,产值约5.22亿元,预计2022年全县产油茶籽约2.42万吨,折合茶油约6289.4吨,产值约达7.85亿元。(张雄森 邓世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