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作为十九世纪杰出的文学家和哲学家,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不仅被誉为美国自然随笔之父,还是美国精神的奠基者之一。
梭罗于1817年7月12日出生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附近的康科德镇。父亲开了一个家庭铅笔厂,虽然收入有限,却供他读完了哈佛大学。1837年大学毕业后,他曾两度尝试到学校里教书,但都半途而废。梭罗在学生时代就结识了超验主义运动的领袖爱默生,接受了他的超验主义思想,并在他的影响下,大量阅读了柯勒律治、卡莱尔等人的文艺理论和历史哲学著作,接触了东方的哲学思想,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立见解。从1840年起,他经常在爱默生主编的超验主义刊物《日晷》上发表诗文,还做过公开演讲,成为“超验主义俱乐部”的一员。
(资料图片)
超验主义强调个人的重要性,认为人才是社会中最重要的因素;与此同时,超验主义又提倡简化生活,回归本心,亲近自然。不过,梭罗与爱默生有所不同,“爱默生把自然界视为神的象征,梭罗则偏重把自然界看作人类进行活动的舞台。他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认为人要回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生活的意义。”(董衡巽等《美国文学简史》,第64页)因此,在康科德这样一个四季风景如画的地方,梭罗经常跑到野外,活跃在树木花草、鸟兽鱼虫之间,一边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一边探寻人生的真谛。1839年,他和哥哥约翰在康科德河和梅里马克河上划船漂游,有心撰写游记,怎奈命运多舛,打击接二连三,先是他心仪的姑娘拒绝了他的求婚,接着是哥哥突然死于破伤风,继而是与朋友游玩时引发山火,烧毁了三百英亩林木,人言物议加上内心负疚,致使他很难在康科德继续待下去。这时,爱默生在瓦尔登湖畔买下十几英亩土地,恰好为梭罗提供了寄居之地。1845年3月底,梭罗来到瓦尔登湖畔,动手搭建小屋,并于7月4日美国独立日那天搬了进去,还在湖边种了一小块土地,借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在此期间,他一边考察林中的动植物,聆听自然界的启示,一边从事阅读和写作,终于完成了《在康科德河和梅里马克河上一周纪实》的初稿。该书于1849年自费出版,虽然销量有限,却不失为梭罗的第一部重要著作。
梭罗在林中隐居了两年两个月零两天,直至1847年9月6日离开。在此期间,除写作《一周纪实》之外,他还以他在瓦尔登湖畔的所见、所闻和所思为题材,着手撰写另一本更重要的作品《瓦尔登湖》。他在林中小屋写出了该书的大半部分,有些章节,如《贝克农场》和《更高法则》等,则是在林中生活结束后增写的。从1847年到1854年,他利用在乡间制作铅笔、进行勘测的余暇,精心修订《瓦尔登湖》,七年中七易其稿,终于在1854年8月9日,这部精心结撰之作得以问世,初版书名为《瓦尔登湖,或林中生活》,但从第二版起,作者只保留了《瓦尔登湖》这个书名。
梭罗离开瓦尔登湖之后,先在爱默生家帮忙料理了两年家务,然后搬回到父母家中,仍以勘测土地和制作铅笔谋生,同时致力于其他作品的撰写和文稿的整理,直至1862年因肺病去世,终年不足45岁。
梭罗才华横溢,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散文集。他的散文简洁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十九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他的众多作品中,尤以《瓦尔登湖》最脍炙人口,经久不衰。该书不仅生动地描述了作者独立不羁、悠闲自在的林中生活,而且处处蕴含着对人类价值体系的反省和批判,让人读后仿佛找到了一方心灵的净土,精神得到了升华;难怪该书被誉为“美国的圣经”“构成美国人性格的十本奇书”之一。
摘自《瓦尔登湖》
译 者 序
双语经典
〔美国〕亨利·戴维·梭罗 著
孙致礼 译
译林出版社 凤凰壹力
超验主义哲学与自然文学代表作
翻译名家孙致礼译本全新修订版
我就是它石砌的湖岸,也是那微风拂过的湖面;我的手里别无其他,唯有湖水和细沙……
★ 超验主义哲学与自然文学经典作品,深受世界各地读者喜爱。
★ 一本朴实清新又充满哲理的书,记载了作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呈现出一位超验主义者丰富的精神世界。率真的笔触中流露出风趣的意味,深沉的思索中闪耀着智识的光辉。
★ 作者亨利·戴维·梭罗被誉为美国自然随笔之父、美国精神的奠基者之一。
★ 著名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孙致礼,已翻译出版经典文学名著二十余部。
★ 中文册为翻译家孙致礼译本的全新修订版。译者反复打磨译文,力求忠实准确地再现原作面貌。译文晓畅自然,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同时尽量保留原作的文学特色。
★ 英文册以企鹅出版集团Signet Classics 150周年纪念版本(2012年)为底本,并参照《诺顿美国文学选集》第九版收录的版本(2016年)、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World Classics版本(1990年),以及耶鲁大学出版社全注释版本(2004年)。
★ 附有数条译注,以普通中文读者常识水平为标准,简要阐明书中时代背景、历史文化、事件名物以及风俗制度,为读者扫除阅读障碍。
★ 平装裸脊,便于阅读。英汉对照,适于学习。
作者简介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国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和诗人,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不仅被誉为美国自然随笔之父,还是美国精神的奠基者之一。他生前只出版过两本书,其一便是代表作《瓦尔登湖》。
译者简介
孙致礼,著名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79年起开始翻译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出版经典文学名著20余部,包括简·奥斯丁的全部六部小说,以及《呼啸山庄》《德伯维尔家的苔丝》《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等。
内容简介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所著的散文集,详尽地展示了作者居住在瓦尔登湖畔两年两个月零两天的隐逸生活。这是一本朴实清新又充满哲理的书,记载了作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呈现出一位超验主义者丰富的精神世界。率真的笔触中流露出风趣的意味,深沉的思索中闪耀着智识的光辉。作为梭罗的代表作品,以及超验主义哲学与自然文学的经典作品,《瓦尔登湖》启发了后世许多重要的思想家,深受世界各地读者喜爱,拥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