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英国国籍,隐藏秘密十几年,广东东莞的赵泰来终于将价值8个亿的6万件国宝,顺利运回祖国,捐给国家,完成自己的使命。
赵泰来出身名门,祖父和父亲都是医生,后来父亲在东莞经营着一间诊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为人忠厚,时常帮助乡里乡亲,所以,在当地很受爱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也许是从小耳濡目染,赵泰来从小就有一颗爱国的心,他立志要成为父亲那样的人。
然而,天不遂人愿,赵泰来15岁那年,因为一场变故,他同时失去了双亲。
从衣食无忧的富家少爷一下变成孤苦无依的孤儿,赵泰来感觉前路迷茫。
就在这时,他远在香港的姨妈找到他,并带他去了香港。
姨妈是个单身女人,没结婚,也没孩子。
在姨妈的关心和陪伴下,赵泰来渐渐走出了失去父母的痛苦。
姨妈是个开明的人,见赵泰来喜欢画画,就想方设法请著名的岭南画派画家赵少昂来教他。
本来赵泰来就有绘画天分,再名师的点拨下,绘画技巧更是突飞猛进。
看着外甥的进步,姨妈也深感欣慰。
随着对姨妈的了解,赵泰来猜测姨妈应该是个收藏爱好者,因为只要闲来没事,姨妈就会和他聊文物保护,聊收藏。
渐渐地,赵泰来也开始对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时光飞逝,8年的时光一眨眼就过去了,赵泰来也从一个翩翩少年成长为一个23岁的小伙子。
谁知此时,姨妈病重去世,在她临终前,留下遗嘱,将自己的全部财产留给赵泰来,并告诉他,赵家在英国还有一些产业,其中的一座庄园里,藏着曾外祖父收藏的文物,让他一定要保护好它们并保守秘密。
安葬姨妈后,赵泰来找到了姨妈说的那所庄园,可他找遍了所有房间,都没见到姨妈说的那些文物。
就在赵泰来冥思苦想的时候眼前突然一亮:“对呀,姨妈说要保守秘密,那曾外祖父怎么会放在明面呢?一定是将他们放在一个隐蔽的地方了。”
这样想着,赵泰来又找了一圈,终于找到一个地窖的入口。当他走进地窖后,眼前的景象让他呆立好久。
地窖里摆满了大小不一的木箱子,随手打开几个,里面都是些用稻草和棉絮包裹的瓷器或字画。
赵泰来想到会有很多古玩,却想不到会有这么多。
一个问题在赵泰来的脑中徘徊,曾外祖父是如何获得如此多的古玩呢?
因为姨妈并没有交代太多,赵泰来便自己查阅相关资料,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曾外祖父伍廷芳是著名的外交家,也是中国近代首位法学博士。他年轻的时候,本想从法律层面挽回清政府的损失,所以才学了法律。
可随着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清政府割地赔款,他深感力不从心。
后来他成为中国驻外外交官,很多外国人争相巴结,看他喜欢中国的古玩,找他办事时,便会拿出当年在颐和园抢来的各种文物。
伍廷芳本着“不拿白不拿”的原则,悉数收下。谁让它们本属于中国呢?
为了保护这些文物,伍廷芳将它们集中藏进这里。几年的时间,各种文物就堆满了整个地窖。
因为当时国内形式特殊,伍廷芳放弃了将他们运回国的想法,而是选择把它们全部秘密保护起来,只等祖国日益强大,再上交。
“这可都是中国的文物啊!”想到这,赵泰来顿觉肩上的担子重了:“一定要保护好它们。”
赵泰来又仔细查看了这些古玩,可能是年份太久,有的箱子已经腐烂,当务之急,就是要将他们整理记录。
为了安全起见,赵泰来没有告诉任何人,还在院中养了是4只凶猛的猎犬。
一切都是他独自秘密进行,包括清理,记录,也因此,他常常受伤。有一次在搬一个鼎时,他的脚趾被砸成粉碎性骨折。
等他全部整理完毕时,已是10年后了,他不再满足于保护这些文物,他要把它们送回祖国。只有那样才不辜负姨妈临终的重托,也算完成了曾外祖父的遗志,
要让6万多件文物回国,并非易事,需要分批量运送。
为了在英国办事方便,赵泰来干脆加入了英国国籍。
可包装费,运费又是一笔巨额开资,没钱,怎么办?干脆卖掉几所别 墅。
为了节省开支,赵泰来还常常到垃圾桶里翻些别用过的包装之后
在赵泰来的不懈努力下,6万多件文物都陆续回到祖国的怀抱,并被分别捐献给不同的博物馆,专家粗略估算,价值多达8个亿。
有人说赵泰来傻,那么多件文物,随便拎出来一件都能卖个好价钱。
也有人说赵泰来哗众取宠,只为出名。
最可气的是,有人竟说赵泰来捐献的文物都是赝品。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值得推敲的,要说6万多件混入了几件赝品还是正常的,毕竟他不是文物专家。
不管怎么说,赵泰来用了近20年,矢志不渝地将这些文物运回祖国,就凭这份孤勇,这份情怀,我们也要为他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