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物,一旦进入时间的坐标,

就会获得不一样的重量。


【资料图】

比如这只接近两千岁的小狗。

它张嘴龇牙,但看起来有点萌。

项圈、系带、圆环,标注与提示了它的被驯养身份。

想一想,你认为时尚的事情,早在汉代就有人做过了。

这古老的萌宠,有没有让你感觉到,

它的历史密度,远远超过了一件彩陶?

褐釉陶狗,(东汉25~220年),国家一级文物。高31厘米、长31.5厘米、宽15厘米,2010年日本某友好团体捐赠,这类陶狗身上常塑出项圈、系带与用于系绳的圆环,可知其已接受人工驯养。

■专家解读

汉代的院落模型,常见蹲守于门前的陶狗

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研究部陶瓷组组长、副研究馆员喻珊介绍,汉代养狗之风盛行,也非常流行陪葬低温铅釉陶狗,品类众多。汉代的犬只不仅作食用,还发挥着看护、狩猎的作用;汉代的院落模型,也常见蹲守于门前的陶狗。

推荐内容